蛋白尿是肾脏病的常见表现。对于肾病患者来说尿蛋白特别“难缠”,不仅治疗难,而且一不小心就会复发。蛋白尿为何治疗难?今天就来为各位肾病患者讲解下这个问题。
1.没有找到真正病因
临床表现相同或相似的肾脏病,肾脏内在的病理改变可能千差万别,而不同的病理表现其治疗和预后也不一样。很多情况需要通过肾穿刺来明确肾脏的病理变化,确定诊断和治疗方案。但有些患者因没有找到专业的医院或害怕肾穿刺,在没有弄清病因的情况下就盲目用药,因此尿蛋白就会一直治不好。
2.不规范用药
很多肾友患病后因担心激素的副作用,就自行减药或停药,不按医嘱服用;有的患者病急乱投医,到处找“偏方”,盲目服用“江湖游医”开的没有任何依据的药物。这些乱用药行为都会导致尿蛋白降不下来。
3.并发症的存在
当肾友的肾脏存在感染情况(尤其是不易觉察的尿路感染)、肾静脉血栓、肾性高血压等并发症时,药物的治疗效果就会降低,这些也会导致尿蛋白不能转阴。
4.病情严重
如果肾病患者的肾脏组织损伤较重,这时药物也不能较好的控制肾脏病的进展,尿蛋白也不容易降下来。
5.遗传因素
研究发现5%,20%的顽固性尿蛋白患者,肾小球足细胞存在某些基因突变,导致药物治疗效果不好,尿蛋白不能完全转阴。
提醒:想要降蛋白,一定要先明确病因,严遵医嘱,日常生活上要时刻注意,做到自律,按时复查。